长城脚下,妫水河畔,一场以园艺为主角的盛会拉开帷幕:占地503公顷、为期162天、110个国家或组织、1200种植物……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凭借“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主题,向世界展现了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生态理念。作为园区地标性建筑,中国馆仿佛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山水之间。其师法自然,汲取中华文明中“巢居”、“穴居”等营造智慧,同大地景观融为一体,俨然一座隐于田间的会“呼吸”、有“生命”的建筑。
照片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张广源拍摄
2019年6月27日,由立邦中国工程事业部主办、中国建筑学会作为学术支持的“刷新的力量 2019立邦工程媒体观摩会——直击世园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观摩会邀请了人民日报海外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建筑新闻网、凤凰网、新浪地产、《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等近20家业内主流媒体亲临现场,与世园会中国馆设计、施工单位共同探寻这座长城脚下的“秘密花园”。
古朴梯田里向往的生活
梯田是山区地形中广泛应用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模式,其以最少的人为干预达到最佳的生态平衡。因此,位于博览会园区中心的中国馆通过打造人工梯田等设计手法表达了传承先农耕文化的价值观。正如其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奠定的设计基调:“古朴梯田里,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向往和模仿。”此次观摩会亦邀请了中国馆的景观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生态院景观一所副所长贾瀛,深度解析场馆的设计理念,并在世园现场与各媒体分享了施工中的难题与趣事。
中国馆区位分析图(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
中国馆设计方案效果图(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
建筑位于园区内“山水园艺轴”北端,背靠冠帽山与海坨山,建筑面积23,000㎡,展览面积12,000㎡,为本届世园会最大的场馆。半环的形体设计搭配传统建筑的“大屋顶”,宛若一柄如意坐落在一片静美田园之中。中国馆的大部分展厅处于人工梯田之下,设计借鉴了人类早期“巢居”和“穴居”的营造法式,利用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采暖降温能耗,形成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
照片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张广源拍摄
照片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张广源拍摄
照片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张广源拍摄
四水归堂下植物的起源
“四水归堂”承载了中国人对水、对财运的期盼,亦被离家的游子们寄予了思乡之情。中国动植物物种类丰富,是世界园艺的发源地。18世纪70年代的欧洲,因为物种贫乏,关于园艺科教的书都只有几页。后来欧洲人在中国云川一带发现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并把它们带回欧洲,经过培育后种类很迅速增多,奠定了西方现代园艺的基础。可以说世界园艺的根在中国。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
设计团队以“四水归堂”的理念,将雨水收集净化之后,用来造景。水从首层地面涌出,顺瓦屋面流下,汇聚于地下一层的中庭,形成雨帘的效果。水底用瓦片拼出螺旋状图案,周边展示了中国园艺史上24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或成果。这座下沉水院令人们如同站在老房子的屋檐底,聆听雨落下的声音。
照片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张广源拍摄
呼吸地坪后的科技解密
所谓“会呼吸的建筑”是指其内部的生态微循环系统,即屋顶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场地采用透水铺装,地下有雨水调蓄池,回收处理后的雨水用来梯田灌溉。此次中国馆的地面采用了立邦环氧彩石地坪,选取3-8mm粒径天然彩色水洗石,配合无溶剂环氧底漆,以契合整个世园会自然、有机的主题。观摩会亦邀请了立邦中国工程事业部地坪产品部高级主任万胜桥解锁“呼吸地坪”背后的科技密码。
世园会中国馆采用立邦环氧彩石地坪作为透水铺装材料,外观效果生态自然、透水功能极佳、绿色环保,助力打造中国馆这一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
地坪的施工过程除了面临工期短、设备条件有限等难题,还经历了北方寒冷的冬季,在铺设混凝土并通风烤干后,基层局部含水率仍有40%-50%。因此立邦工程应用技术团队采用了透气涂装工艺,即于进行基层处理后,以底漆做封闭,在地面留若干个“自由呼吸”的渗漏点,加上彩石地坪自身具备的透气特性,潮气和水分会自由穿行在这些渗透点中,不仅不会破坏面层,也能够很好地实现装饰效果。现场同时备有加热设备,若温度过低,则采用低温冬用快干的材料处理手法。
立邦环氧彩石地坪细节图
此外,世园会中国馆会议厅地面选用了无机水泥自流平砂浆+水性环氧体系,墙面为立邦无机防火内墙涂料,柱体则是立邦碧丽清水混凝土体系,整个场馆贯穿了立邦的环保科技理念。
世园会中国馆的墙面涂刷立邦无机防火内墙涂料,地面采用立邦环氧彩石地坪,柱体则选用了立邦碧丽清水混凝土体系
筑一座山,营一片田,育一方锦绣。中国馆基于对土地、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敬畏进行创作,但不拘泥于传统形式、传统技艺,反而广泛接受用多种的形式语言、材料工艺进行表达。它始于对园艺、农耕和自然的理解,完美展现了建筑的国家性、文化性和技术性,引发一场人与人、人与科学技术以及人与宏观环境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利玛窦中国札记》
[2] 《异域盛放:倾靡欧洲的中国植物》 |